
从黄冈师范学院的校园走出,到深耕黄冈基础教育领域29载;从三尺讲台的普通教师,到统筹学校党务、人事与德育的校级干部;从关爱每一位学生的“引路人”,到助力师生成长的“铺路石”,陈壁用坚守与担当,在教育沃土上书写了一曲动人的育人篇章。
陈壁同志1996年从黄冈师范学院(原黄冈师专)毕业后,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先后在黄冈市直多所学校任教,现任黄冈思源实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从教以来,他凭借卓越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实绩,先后斩获“全国绿色校园先进人物”“湖北省优秀中学政治教师”“黄冈市优秀教师”“黄冈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专著《人生路上》,并被聘为黄冈师范学院硕士生行业导师,成为黄冈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人物。
言传身教: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者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老师首先就要成为这样的人。”这是陈壁坚守29年的教育信条。在他眼中,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灵魂的唤醒,而教师的身教,远比言传更有力量。
从教至今,陈壁担任了11年班主任,后任教务主任三年,再到分管党务、人事和德育工作的校级领导,无论岗位如何变化,他始终扎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一线,始终保持着对学生最纯粹的热爱——喜欢和学生待在一起,总爱往学生家里“串门”,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般呵护。在他的教育理念里,没有“笨学生”,只有未被发现的闪光点。他从不压制、歧视任何一名学生,而是用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兴趣特长,通过耐心引导与精准挖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赛道上发光发热,真正践行“因人施教”的教育初心。
29年教坛生涯,无数个与学生相关的故事在他的记忆里沉淀,成为最珍贵的教育注脚。2004年,他所带的初二年级班里,一名患小儿麻痹症的女生常突然倒地抽搐、浑身麻木,每次他都第一时间抱起学生冲向校医务室,严重时更是全程陪同送医,为这个孩子倾注了大量时间与精力;2012年,已是副校长的他接手初一年级班主任工作,得知学生沙超家庭一贫如洗,便主动承担起他初中三年几乎每学期的费用,即便明知垫付的钱难以收回,也绝不允许学生因贫辍学;同期,他还资助了一名胡姓女孩两年,直至女孩因病离世,用温暖为困境中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藏着最真挚的教育情怀,让他成为学生心中最可靠的“陪伴者”。
甘为人梯:做师生专业成长的坚实铺路者
“不敢自诩‘学高为师’,但愿做‘后来人’的铺路石。”这是陈壁对自己教育使命的另一种诠释。在深耕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他始终牢记“传帮带”的责任,无论是年轻教师的成长,还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他都倾尽全力,甘当人梯。
在教师培养方面,陈壁先后与十几名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子。多年来,他不仅从教学技巧、教研方法上悉心指导,更从师德修养、为人处世中以身作则,引导年轻教师既站稳讲台,更守住教育初心。如今,这些年轻教师均成长为学校的教学能手,屡获各类教学奖项,多名教师还走上了学校管理岗位,成为黄冈教育的新生力量。
在学生培养上,陈壁常年承担毕业班教学任务,指导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他从不局限于学科知识的传授,更注重挖掘学生的多元潜能:2023年7月,作为教练和领队,他带领本校学生组成的黄州区轮滑队和初中篮球男队和女队征战黄冈市六运会;他指导两名学生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大赛,分获一、二等奖;2024年,他辅导的龚思瑶、詹瑾萱两名学生,在政治论文比赛中斩获市级一等奖;他还指导三名初二、初三学生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上发表署名文章。从学科竞赛到科创实践,再到体育竞技,他用多元化的指导,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学生逐梦路上的“领航人”。
勇挑重担:做学校规范发展的坚定执行者
2008年,陈壁走上学校领导岗位,从此肩负起更重的教育责任。多年来,他服从学校安排,先后分管党建、办公室、政教、共青团与少先队等多项工作。面对头绪多、任务杂、责任重的工作现状,他始终站在学校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高度,以“要求教师做到的,我先做到;要求师生学习的,我先学习”为准则,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在政治思想上,他始终保持高度的先进性,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引领学校党建工作方向;在工作执行中,他严格落实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钻研管理业务,积极探索工作新思路,为学校排忧解难,为师生营造和谐有序的发展氛围。无论是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推进,还是政教工作的精细化落实,亦或是办公室事务的高效化处理,他都亲力亲为、精益求精,确保分管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地见效,为学校的稳定发展筑牢了坚实根基。
锐意创新:做品牌教育建设的积极开拓者
2018年,陈壁作为第一批创业者调入黄冈思源实验学校。面对市委市政府与市教育局“建成黄冈闻名、湖北知名、全国有名学校”的嘱托,他与同事们并肩作战,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全力推动学校“五育”并举,打造特色教育品牌。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陈壁与团队在抓好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教育阵地:建设红色文化馆、唯美艺苑、护苗工作站,让学生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成立高岚工作室、郑能新工作室、卢华工作室,为师生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打造红色文化长廊、英模人物宣传路,用榜样力量引领学生成长;开辟耕读园,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建设标准心理咨询室,守护学生心理健康。
一系列创新举措的落地,让黄冈思源实验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学校”“国家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全国科创示范学校”“全国资源节约型绿色校园”“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位学校”“全国青少年读书活动书香校园”“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真正成长为一所享誉省内外的优质学校。
回望29载教育路,陈壁始终以赤子之心坚守育人初心,以担当之责书写教育答卷。面对未来,他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如理论学习的常态化不足、与教师沟通的深度不够等。但他表示,将以更谦虚谨慎的态度改进不足,继续在教育岗位上深耕不辍,为黄冈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用坚守与热爱,续写更多育人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