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锋
1.学术概况和学术贡献
周建锋(1979~),男,湖北红安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政治经济学学位点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理事、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福建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先后获得福州大学第二届“曾亦容教奖金”、第二届陈椿教奖金等奖励,兼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多家刊物匿名审稿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1项,其他省级科研项目3项,作为重要成员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1项。
周建锋教授一直从事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致力于对外开放与经济转型、世界市场经济体制比较、经济稳态与共同富裕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对“人口红利”消失的经济转型、世界市场的减贫效应、实现新型合作经济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在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周建锋教授是学界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域较为系统研究马克思劳动力产权思想、利润分享与共享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参编著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一书获得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在《经济学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马克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当代经济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CSSCI等收录近20篇,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良好的学术积累,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转载,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2.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1999.9-2003.6 黄冈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学士学位
2003.9-2006.6 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法学硕士学位(导师李楠教授)
2011.9-2015.7 厦门大学 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博士学位(导师杨继国教授)
2006.7-至今福州大学 先后任讲师(2009)、副教授(2016)、教授(2024)
3.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经济稳态增长与共同富裕同步实现的路径研究(22BJL025)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项):国际比较视域下坚定中国道路自信研究(17JD710018)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概念串联教学模式研究(22097023231141)
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研究(JSZM2021007)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年度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于经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探索实践研究(FJ2021XZB084)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后期资助项目:保持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重要保证
福建省科协科技思想库研究项目:福建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政策机制设计研究(FJKX-A1516)
4.代表性科研论著
《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著,25万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编顾海良,主要撰稿人之一,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
贫富差距、高福利陷阱与债务危机——一种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新变化的阐释,《海派经济学》,约17000字,2024年第4期(第一作者,CSSCI收录)。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市场经济的重要论述,《福州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约18000字(第一作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研究述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约18000字,2022年第5期(独著,CSSCI收录)。
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改革与战略》,约15000字,2021年第7期。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动态分析与微观解释,《中国经济问题》,约15000字,2021年第2期(第一作者,CSSCI收录)。
“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的理论诠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约10000字,2021年第4期(独著,CSSCI收录)。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能否同步提高?——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J),《经济学家》2019年第10期。约14000字(第一作者,CSSCI收录)
“人口红利”、劳动者利益与新时代的经济转型——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3期。约15000字(独著,CSSCI收录)
劳动力产权实现与利润分享: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理论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8第2期。约12000字(第二作者,CSSCI收录)
马克思经济学视域下利润分享的逻辑(J),《经济纵横》2017第8期。约10000字(独著,CSSCI收录)
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易:西方观点、批判及其启示(J),《青海社会科学》2017第3期。约10000字(独著,CSSCI收录)
我国的“刘易斯拐点”研究——诠释、判断与反思(J),《人口与经济》2014第5期。约15000字(独著,CSSCI收录)
利润分享制:资本家与工人的博弈——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4第2期。约12000字(第一作者,CSSCI收录)
基于绩效评价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研究(J),《商业研究》2014第3期。约11000字(独著,CSSCI收录)
劳动的应然目的、劳动异化与理想的劳动制度建构原则——基于马克思理论的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4第1期。约10000字(独著,CSSCI收录)
世界市场形成、劳动力集聚与国际贫富差距——基于新经济地理学与马克思国际价值理论比较的视角(J),《当代经济研究》2013第7期。约11000字(独著,CSSCI收录)
农民工返乡、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规模经营(J),《福州大学学报》2010第1期。约9000字(独著,CSSCI收录)
邓小平农业经济发展动力观及其启示(J),《石河子大学学报》2013第1期。约10000字
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亏损的微观分析与宏观解释,《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约11000字(独著,CSSCI收录)
国有企业规模不经济:规模与利润非对称视角分析,《管理现代化》2005年第5期,约6500字(第一作者,CSSCI收录)
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错位及其矫正设想,《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第4期约9000字(独著,CSSCI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