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湖畔图自强 文峰塔下显担当
王世枭鉴,男,汉族,1995年出生,湖北竹山人,中共党员,退役军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20年至2023年就读于黄冈师范学院学科教学(思政)专业,曾任两届校研究生会主席,2021年被推选为黄冈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2022年被推选为黄冈师范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代表。现任竹山县委组织部挂职干部、四级主任科员。
热血奉献镀青春
王世枭鉴热爱党和国家,从小立志参军入伍。2014年暑期,他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和征兵宣传单,毅然决定踏上军列,携笔从戎。在服役期间,他刻苦训练,勤奋工作,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团百名典型-学习成才标兵”。
退伍复学后,他热心公益,抛洒热血。他先后捐献1100毫升全血、7个单位成分血,血样汇入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曾因热心公益被荆门日报、黄冈日报报道。新冠肺炎暴发初期,他主动联系参加家乡抗疫志愿工作,被评为“竹山县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他还利用读研期间的寒暑假,参加家乡县委文明委主办的微宣讲活动,被评为竹山县2021年度“十星级志愿者”。
步入工作岗位以后,王世枭鉴在乡村基层当起文化志愿者、守水护水志愿者,继续发扬军人“甘洒热血写春秋”的精神传统。
勤学上进立标杆
王世枭鉴在校期间,连续担任两届校研究生会主席,连续两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先后被黄冈师范学院评为“魅力学子”“三好研究生”,被中共湖北省委教育工委评为全省高校“研究生党员标兵”。
他刻苦学习,各门功课成绩优秀,综合素质测评分数始终保持专业第一、年级前列。他勇于探索,共主持1项省级课题和1项校级课题,参加5项省级课题、3项校级课题,累计在《中国军事科学》《党史文汇》《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学术期刊和理论报纸发表论文15篇。他敢于拼搏,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曾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湖北省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竞赛微视频类一等奖和学术论文类三等奖、湖北省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新疆大学第六届“天山学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论坛”优秀奖等40多个奖项。他大胆实践,积极响应“双创”号召在大学生创业园成立公司,曾获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金、市级“互联网+”大赛三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王世枭鉴还善于发挥自身专长服务群众,为校增光。在校三年,他作为青年宣讲团成员多次在校内外宣讲党史,为大学生党团校学员、青马班学员讲课。2021年他参加“读懂中国”主题征文获教育部最佳作品奖,并以全国排名14的优异名次入选中国教育电视台专题展播,登上CETV1荧幕宣讲红色故事。
扎根基层报桑梓
2023年,王世枭鉴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顺利毕业。他先是放弃一线城市央企就业机会考取湖北省委选调生,后又在选调生选岗时放弃市区岗位,回到偏远的家乡工作,在竹山文峰塔所在的中沟村任职。
在村工作期间,他甘于做“奋斗者”,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积极开展矛盾化解、产业发展、防返贫监测等各项村务,协助乡政府党政办、宣传办等开展有关业务。他勤于练“笔杆子”,在《十堰组织工作》等党刊发文3篇,在共产党员网发文5篇,在中国作家网发文4篇,在学习强国平台发文4篇,在党员生活网、今日竹山网及湖北日报客户端累计发文200余篇。他善于当“多面手”,先后主持竹山县第二届脆李采摘节,出演竹山县庆祝第24个记者节晚会,参与竹山县2024年网络年货节助农直播,荣获竹山县退役军人2024年演讲比赛第一名、竹山县“福满竹山 龙耀庸城”原创灯谜有奖征集活动一等奖。
因工作表现突出,王世枭鉴被任命为竹山县“人民陪审员”,被推选为共青团竹山县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代表,被县委宣传部评为“2023年度优秀通讯员”,被团市委评为“2023年度优秀青年志愿者”。2024年8月,选调生2年驻村工作期满,他被选拔到竹山县委组织部挂职,牵头研究室工作。
从军营到地方,从校园到乡村,从基层到机关,王世枭鉴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的青春之笔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描绘着黄师魂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