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我来了!”6月4日,一辆满载25名黄冈师范学院师生的中型客车缓缓驶进韶山冲,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程组组织的“领袖故乡行”实践教学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
一踏上韶山的土地,同学们就异常兴奋起来。尽管大家急切地想看到领袖的故居,但还是排着队默默地等候着。虽然与周围农民新建的乡村钢筋水泥结构住房相比,毛泽东故居和刘少奇故居都显得十分古老破旧,但是在上世纪初,一个偏僻的乡村能够有这样一处宅院,不能不说他们应该是出生在一个殷实之家了。当听说毛泽东家当时有一百多亩水田,刘少奇家有很多长工时,法律1501班的赵国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毛泽东和刘少奇的家庭条件这样好,为什么还要革命呢?”指导老师告诉他们,这正是领袖的伟大之处。如果说革命是为自己,他们根本就不需要去革命,他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拯救天下劳苦大众,他们是有远大志向的。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说服自己的亲人把家财散尽,又能拯救几户农民呢?不推翻封建制度,人民就不能翻身。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六位亲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1700多名韶山儿女为革命英勇献身。在韶山烈士陵园,同学们默立在烈士纪念塔前,心情沉重,很多同学噙着泪水,哽咽地读着碑文和烈士的名字。文学院文学1402班王能娇在日记中写道:“他们对祖国、对人们鞠躬尽瘁,舍身忘我,他们的艰苦奋斗作风,让我们震撼、感动、敬仰!”“我们受到了深深地震撼,受到了灵魂的洗礼,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同学们认真地听着讲解员的讲解,边看边低声议论着,他们不放过每一件展品,每一篇介绍文字,还不时向指导老师提出问题。在纪念馆展出的一件毛泽东穿过的打着77个补丁的睡衣前,同学们驻足良久,感慨万千。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彭旺林老师告诉同学们,领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我党的一笔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党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精神武器。文学院文学1401班蔡曼激动地说:“相信主席的良好作风与优秀精神一定会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我们一定做好接班人的工作,继续努力!”
怀着对领袖的无比崇敬和深深热爱之情,同学们追寻青年毛泽东的足迹,来到岳麓山下和橘子洲头。毛泽东曾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词,想当年,青年毛泽东是多么地气概豪迈、气势磅礴。同学们重温着毛泽东诗词,抒发着自己的理想和情怀。外语学院日语1401班程雯玥说:“我切身感受到了胸怀天下、济世救民的领袖情怀”。美术学院美学1401班张玉波说:“真正了解了主席的伟大,心系国家和人民,把个人放在最后。”
两天的实践活动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想。大家纷纷表示,韶山归来,总觉得自己有了很多改变,感到肩上的担子重了。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更要向领袖和革命先烈学习,承担起历史责任,勇于奉献,敢于挑战,要有理想,有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