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热议《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发布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发布时间:2019-11-06浏览次数:993

      2019103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马克思主义学院思修教研室和形策教研室按照学院要求,组织开展了《实施意见》学习和撰写心得体会活动。现摘录部分思政课教师体会如下:

  • 蔡 潇:

    一、贯彻“以本为本”、重视课程建设

      20193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极大地提高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20198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201993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今年以来,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上升到很高水平,连续发文落实“以本为本”理念,落实落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具体措施。陈宝生部长在近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指出要在2019年最后两个月的时间中把任务真正落到实处。思政课课程教育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爱国主义、中国精神、国家认同问题,涉及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新时代对如何办好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基本目的。必须认真反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三个基本问题,在回答好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思考课程建设。本科不牢,地动山摇。没有新时代的优质本科教学,就不会有优质的硕士生、博士生和各级各类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人才。而“以本为本”落到实处就是课程建设,没有优质金课,就没有优质本科教育。

    二、提升教师能力、执行“双万计划”

    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对高校教师,包括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教师“强起来”,让学生“忙起来”,“快乐的本科”消失了,完成本科学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从而达到新时代的更高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新要求,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背景下提升高校课程建设质量,是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体现的必然要求。以往的高校教师一本教案延续使用多年,思路陈旧跟不上时代的情况需要根本性改变。新时代教师需要科研教学能力一体化,熟悉慕课、翻转、混合式等的多种新时代授课方式,彻底改变课堂教学效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跳起来摘桃子”,在针对高远目标的奋斗中切实提升能力。本次的文件中提到了“三个不合格”的理念:“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书记校长不是合格的书记校长,不参与本科教学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这“三个不合格”中,揭示了高校任务、管理任务、教师任务,分别从办学、行政、教育层面揭示了高校历史使命与重大任务。文件中多处提到了让教师强起来的明确要求,要求广泛实施助教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学梯队建设制度、“传帮带”建设制度、教师终身培训学习制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本科课程建设目标明确化。

    三、强化思政课、明确建设目标

    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放在非常重要位置上。“双万”计划鼓励思政课慕课、翻转、混合式等课程建设,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协同效应,以期达到“主阵地、主渠道、主战场”作用,同时还鼓励仿真教学的使用。在课程教学创新体系构建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实践的改革创新,通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互联网+”、“创新创业”思政课等模式进行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培育。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课程,同样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这也是符合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的。思政课建设要有强烈的创新驱动,注重因材施教与师生互动,注重分级分类教学,突出学生为中心地位,课程评价体系科学,课程评选分级分类进行。

作为一线思政课教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极大鼓励了教师投入教学,有利于教科研一体化发展,文件需要多次通读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 程小燕

《意见》提出,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重点严格课程管理。高等学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连续三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转出教师系列。严格执行国家对高校的生师比要求,完备师资队伍。严格执行课程准入制度,发挥校内教学指导委员会课程把关作用,拒绝“水课”进课堂。严格考试纪律,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严格课程质量评估,在专业认证、教学评估中增加课程评价权重。《意见》提出,要改革方法,让课堂活起来。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强化课堂设计,解决好怎么讲好课的问题,杜绝单纯知识传递、忽视能力素质培养的现象。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解决好教与学模式创新的问题,杜绝信息技术应用的简单化、形式化。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解决好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问题,杜绝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意见》还提出,高校要实现基层教学组织全覆盖,教师全员纳入基层教学组织,强化教学研究,定期集体备课、研讨课程设计,加强教学梯队建设,完善助教制度,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实现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全覆盖,新入职教师必须经过助课、试讲、考核等环节,获得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学校培训部门颁发的证书,方可主讲课程。实现教师职业培训、终身学习全覆盖,推动教师培训常态化,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的必备条件。个人的体会是,教育部高度重视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照要求,感觉还有很大差距。以后应当对照要求,逐步改进教学。

  • 董夏兰

教育部对认定的国家级一流课程实施动态管理,对被教育部选中的课程应对它的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应是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形成中国特色的一流课程体系。如果认定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的课程须继续建设至少五年以上,其建设和改革成果在指定的网站上集中展示和分享,且定期更新资源和数据,上课方式多样,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

  • 冯金丽

最近,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通过对该实施意见的学习,我认识到我们需要通过学风、学业、实习、考试、毕业论文、双学位制度改革、课外阅读等多种日常活动让高校的学生有具体目标,还要多开展体育锻炼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不仅在传统意义上忙起来,而且要让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开拓新路,积极拓展把学生的学术活动延伸到课外,更易于实现人才社会化。

  • 库 恒

近期,我认真学习了国家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感触良多。《意见》发布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实现管理严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意见》围绕课程目标导向、提升教师能力、改革教学方法、科学评价学生学习、强化激励机制等提出了二十二项改革举措。我认为,首先明确要求高层次人才讲授基础课。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重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破除课程千校一面,杜绝必修课因人设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树立课程建设新标杆。其次,加大教学业绩在职称评聘中的权重。严格执行课程准入制度,严格课程质量评估,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最后,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深度,增加挑战性。加强对学生的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学习内容的过程评价,强化阅读量和阅读能力考查,提升课程学习的广度;加强研究型、项目式学习,丰富探究式、论文式、报告答辩式等作业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深度;加强非标准化、综合性等评价,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性。

  • 汪晓冰

为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总体目标是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要求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其中关于“强化管理,制度严起来”这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比如严格考试纪律,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严格课程质量评估,在专业认证、教学评估中增加课程评价权重等等。

  • 余延池

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实施意见》从总体要求、建设内容和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三个方面对建设一流本课课程建设的实施进行了系统的规划,为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也为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或者是更高的要求,其有效的实施必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 周 丹

    教育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民族振兴的奠基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在高等教育结构中居中心地位。长期以来,本科生一直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大多数。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建设一流本科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是其核心环节。因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意见》目标明确、要求具体,且很切合实际、直指要害、针对性强。明确了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课、消灭“水课”、取消“清考”等硬规矩,夯实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了全方位、多层面的具体要求。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修教研室  形策教研室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五日